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王国祥,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63年8月生于江苏如皋。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8~1996年曾任职于江苏省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历任副室主任(主持工作)、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2年起曾兼任国家环境保护局生物监测专家组成员。1997和1999年先后在日本京都大学和英国女王大学做访问学者;近年来,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研究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及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兼职研究员。
主要从事水生生态环境工程、水生生态修复、水环境生态监测评价与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如欧盟科技部和中国国家科技部联合资助项目“中国太湖除藻与净化水质的物理生态工程”、中日港合作研究项目“旅游湖泊生态修复的物理生态工程示范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浅水湖泊生物生产模型和资源利用模式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典型湖泊与海湾富营养化机理及生态系统响应的研究”;南京市科委项目“南京玄武湖大面积死鱼原因剖析研究”等。长期参与了物理生态工程实验实践,包括部分实验工程的建设,专项实验实施的设计、施工、采样,生物种群的引种恢复、管理、监测和室内的生物、化学分析,资料整理,数值模拟等研究全过程,在动手能力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工作中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了应用物理生态工程将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修复为健康生态系统的过程和机理,揭示了镶嵌生物群落中水生高等植物对浮游植物的遏制作用,对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促进作用,对氮素循环类细菌的互利共生作用真人百家家乐app,建立了细菌作用下的氮素循环模型。探讨了物理生态工程净化水质的重要机理和不同生态类型水体水质形成机理。通过大量野外实验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提高水生生态系统抗环境灾变能力的技术措施及群落镶嵌生态演替等技术,为物理生态工程作出了贡献(以上引自博士论文评语)。他提出的群落镶嵌技术被国内外同行认为在湖泊水生生态恢复方面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该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荷兰等国的同行学者来函索要论文全文。此外,他还研究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如冬季),镶嵌群落对富营养化湖水的净化作用,该论文发表在《中国环境科学》,并被评为1999年年度优秀论文。2000年以来,还多次应邀到中国科学院院部、国家计委,参加国家和科学院重大项目的讨论、论证,参加讨论国家有关攻关项目的立项等。2001年,先后应邀到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做学术报告。
先后获江苏省和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江苏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奖5项;获中国环境监测发展战略优秀论文奖1项(1996年),《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度优秀论文奖1项。1996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大事记
学院概况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始于1972年创立的环境化学专业,长期秉承“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教育理念,坚持推进“问题导向、需求牵引”的学科建设思路,在创新学科发展模式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国家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和引领国际环境履约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入选首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授权单位、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拔尖计划”、双一流学科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立足于北京大学深厚的基础学科传统,学院长期践行文理交叉、理工融合、教学科研相长的发展策略,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先进技术、决策支持和区域实践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探索了“新工科”的发展途径,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丰硕,国内外学术声誉持续提升。北京大学环境/生态学科ESI排名位居全球前0.1‰,QS排名全球15,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生态环境部、北京市等多项重要科技奖励,以及WMO、UNEP、AGU和EGU等国际奖项。
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和9个省部级平台,汇聚了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结构合理、业务水平精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人才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真人百家家乐app,国家人才计划16人次,国家青年人才计划27人次。组建了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为标志的教师团队。学院教师160余人次在学术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包括教育部环境专业教指委、科技委、学科评议组、生态环境部专家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科协生态环境联合体等。牵头编制和指导实施国家大气领域重大研究计划,组织未来地球集成研究项目(MAIRS-FE),获聘国务院参事,当选环境公约国际科学团队共同主席、AGU理事等,多人入选高被引研究者。
环境学院的发展理念和特色:
1、发展与完善环境学科体系。发挥北京大学自然、社会、医学科齐全,基础学科雄厚的优势,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发展,积极开拓环境学科新的领域和方向,在学科建设中致力于追求卓越的目标。
2、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环境人才。注重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服务能力,致力于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学术功底扎实、视野广阔、社会责任感强和具有系统分析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环境领域专门人才。
3、以卓越的基础研究成果支撑环境管理决策研究、推动环境技术发展。以前瞻的学术理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环境问题基础研究,支撑重大环境政策的制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以理工结合的特色突破技术瓶颈、推动环境产业发展。
4、以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合作实现环境学科的“共同发展”。针对国际国内重大的环境挑战,致力于以高效的合作机制组织高水平合作团队,以合作共赢实现环境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国际合作中本着“以我为主”的原则制定科学计划、引领科研合作。
学院大事记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