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不久前,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在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漫步厂区,只见绿树林立、流水与山石相依,职工用废旧钢材改造的各式雕塑,颇有意趣。“工厂像公园”“厂区像景区”“只见烟囱不见烟”……这些听来的评语,记者在安钢集团采访时得以印证。
“安钢集团以绿色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绿色成为我们转型升级的底色。”安钢集团董事长李利剑说,2014年以来真人百家家乐app,安钢集团先后投入近70亿元开展绿色化改造,逐步探索出一条环境保护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经营发展协同共进,企业与城市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环保管控倒逼转型:压力陡增的“钢铁侠”
1958年诞生在豫北安阳一片庄稼地里的安钢集团,已发展成千万吨级的现代化钢铁集团,是河南钢铁行业的排头兵。与此同时,钢厂带来的污染问题也越发凸显,身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 26”城市、紧邻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安钢集团,改造责任十分重大。
“以前觉得满足环保标准、做到达标排放即可。”安钢能源环保管理处处长刘永民说,企业对环保的认识是近十年来逐渐提升的。
2014年11月,安阳成为全国第一个被环保部公开挂牌督办、约谈的城市。“政策一出,当时很惊讶,咋会这么严?”刘永民说,日趋严格的环保管控让企业意识到,治污必须从治本开始。
然而,要想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投入不会是个小数目,尤其在2014年,钢铁行业整体不景气,企业经营也遇到了困难。
安钢集团副总经理郭宪臻说,绿色化改造对于企业来说既有挑战,也是机遇,那些排放不达标的小、散、乱、污企业被取缔后,率先完成改造的企业可以抢占市场先机。谁走得快,谁才能生存得好。
高起点高标准治理:“要做就做到行业标杆”
“既要企业发展,更要碧水蓝天,只有环保做好了,安钢集团才有生存、发展的基础,必须将环保上升到生存保卫战的高度,要做就做到行业标杆,经得起历史检验。”李利剑说。
2014年,安钢集团挤出8亿元资金实施26项环保治理项目,用3年时间解决了历史欠账问题,实现了所有工序全面稳定达标排放。
2017年,安钢集团启动了总投资达30亿元的环保提升项目建设,淘汰了原有环保设施,新建5套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3座烧结机头烟气脱硫脱硝、4套转炉一次除尘改造和原料堆场全封闭等项目,覆盖所有生产工序,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全工序干法除尘的钢铁联合企业。
2018年,安钢集团定位“全流程、全工序超低排放、近零排放”目标,再投26亿元,推进34项环保深度治理项目,突出无组织排放治理。2019年以来,企业发力“固、水、气”立体化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巩固提升环保优势。
“我们明白要算大账、远账,所以当时已经不太考虑成本了,只想着如何实现超低排放。”郭宪臻说,如今,企业和职工都尝到了改造的甜头。
“在整体改造基础上,我们搞绿化,做水系,立雕塑,建公园,组织全体职工开展‘自己动手,美化家园’活动,厂区面貌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安钢集团“公园式、森林式”园林化工厂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秦光霞说,现在厂区的绿植成活率高了,车上落灰少了,浅色衣服也可以随便穿了。
治污治出新产业:输出环保装备的“绿巨人”
“我们的绿色化改造,做到了企业发展、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多赢。”刘永民说,改造完成后,企业的吨钢污染物排放量较改造前下降约75%,2017年、2018年集团净利润分别达20.6亿元、24亿元,创了历史新高。
治理过程促进了新技术研发。据郭宪臻介绍,安钢集团采用的焦炉活性炭干法脱硫脱硝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被中国金属学会评为国际领先水平。
随后,安钢集团与南京泽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烟气脱硫脱硝、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等环保与节能技术为契机,“跨界”进入环保装备市场。目前,安钢集团已先后承建沙钢、凤宝钢铁、东海钢铁等企业的脱硫脱硝工程。在此基础上,企业坚持以高端客户、高端产品为引领,拿下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开发了一批重点用户,品牌也越叫越响。
“一个技术培养了一支500多人的‘跨界’队伍,也培育了一个新产业。”郭宪臻说,如今,安钢集团不仅在钢铁行业树立起绿色发展的新标杆,还治出来个绿色新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了“意外”的收获。(记者张浩然)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磷环境 磷污染变零污染?看青年人如何守护绿地碧水!
来源:微信公众号“美丽中国 青春行动”(ID:)综合整理自“母亲河奖”相关获奖主体提供材料
近年来,总磷污染问题成为制约长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突出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长江上游、中游、下游考察,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对长江大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他说:“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
让母亲河焕发青春活力,青年人要有青春担当。
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运行管理部,是一支由16人组成、平均年龄35岁的青年队伍。他们高度关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积极推进长江联合研究工作,认真对接协调沿江58个城市 长江大保护科技需求,协助解决地方工作难点。团队推动完成长江联合研究一期项目,技术成果有力支撑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获评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
磷污染=水中“恶兽”?
磷污染,主要是指水体中磷元素及其化合物含量过多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目前,总磷为长江流域断面首要超标因子的比例达57.3%,高于其他污染物,故被认为是长江流域首要污染物。
那么长江中的磷从何而来呢? 一般认为,水体中磷的来源有三方面,分别是: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和农业面源。这些磷元素富集在水体,便造成了磷污染。
磷污染会破坏正常的生态平衡,导致水生动物的死亡,进而影响渔业、农业的发展。富营养化水体中滋生的某些有毒藻类还可能通过食物链损害人体健康。直接饮用富营养化的水会导致人类产生高磷血症,导致骨质疏松等疾病。
2015年,长江某支流磷污染情况
把脉问诊,为长江水开方治病
作为长江联合研究项目的“勤务员”,团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指南,时刻把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作为心中的“国之大者”,将推动长江大保护和助力解决长江流域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作为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治江首要治磷。针对制约长江水质改善的磷污染问题,长江联合研究项目的成员系统把脉问诊。团队发现,农业面源为长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以磷矿、磷化工和磷石膏库为代表的“三磷”对局部水体影响大。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形成了长江磷污染分区管控策略和方案。
组织专家评估筛选磷污染防控技术60项、梳理长江流域8类2673个问题,制定8类整治标准,支撑出台2部行动方案......开展一省六市饮用水水源包保帮扶,支撑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助力长江流域水质、“颜值”和产业价值的全面提升。
治磷不止要从水体入手,对周围产磷环境的处理也是治磷工作的重要一环。对磷石膏渣场的防渗处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也在为长江水摆脱磷污染提供助力。
贵州片区磷石膏渣场生态修复前
贵州片区磷石膏渣场生态修复后
搭建平台,汇聚长江保护生力军
运管部创新科研组织实施机制,向长江沿线城市派驻58个驻点工作组深入一线,送科技、解难题。 运管部 所管理的这些团队, 为 助力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开出了358项 “ 药方 ” 。
嘉兴驻点工作组的骨干成员是一群平均年龄25岁左右的年轻人。张博是其中一名年轻工程师,每年夏季她都穿上长衣长裤、套上雨靴,在闷热潮湿的嘉兴南湖边采样实验。
天气的炎热让她挥汗如雨,每天要换3次衣服。天气的变幻让她经常在南湖实验现场吃“雨水拌饭”,又被南湖边硕大凶猛的蚊子咬得“遍体鳞伤”。
但张博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从未退缩,他们充分发挥“环保青年科技铁军”勇于担当、敢于斗争、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助力嘉兴南湖重现鱼虾嬉戏、秀水泱泱的动人画卷,得到嘉兴市政府和百姓的肯定和点赞。
2021年7月,嘉兴市驻点工作组在南湖工作现场
2021年7月,嘉兴市驻点工作组在南湖水生态修复示范区现场种草皮
在荆州、常德、鄂州、咸宁、宣城,运管部组织管理的驻点工作组的青年人们也尽显主力担当,在治磷的一线取样调查,在长江水上谱写自己的绿色答卷。
驻点工作组取样调查剪影
在长江流域58个重点城市的驻点工作组中,像张博这样的青年人,特别是硕博士研究生已经成长为长江大保护的主力。
强化科普,当好长江保护宣传队
长江大保护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涉及地域广、行业全、问题多,经常会面对不同领域的需求和声音,因此更需讲好长江大保护故事真人百家家乐app,推动全社会共抓大保护。
团队积极开展长江大保护科普宣传工作。建立了覆盖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主流媒体的宣传矩阵平台,向社会大众科普长江保护修复工作成效,分享长江流域污染治理的好做法好经验。
——团队下设宣传矩阵平台累计发布科普宣传文章1000余篇,相关工作留言1000余条,多篇报道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转发。
——宣传矩阵平台15000余名粉丝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49.1%,积极带动青年人员投身环保事业。其中《假如重回1972,50年前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生了哪些“病”?》等作品用新颖的形式获得广泛好评。
——团队充分发挥国家长江中心在长江大保护中的专家智力资源优势,面向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每月组织举办一期“长江大讲堂”讲座,系统介绍我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相关科研工作进展,累计观看20余万人次。
——先后组织出版两期长江大保护专刊,科普长江大保护知识,促进形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统一共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打赢碧水保卫战的信心。
2021年12月,运管部在北京师范大学课堂上分享国家长江大保护相关工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散黄沙始到金。 未来,团队将继续 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重要指示,将绿色青春写在长江的碧水画卷上,写在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征程上。
编 辑| 徐 宸
校 对| 刘 昊 李硕涵
校 审| 潘颖婷 李 伟 田润霖
终 审| 黄英锋
点亮“在看”,一起保护母亲河!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